新华网南昌4月26日电(通讯员 李莉)禁养区拆除猪场、棚户区征迁改造、大货车超载整治,是高安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大难题。高安市广大干部以真心愿干、公心敢干、用心实干、匠心巧干的“四心四干”作风,攻坚克难,打赢了一场场漂亮的“攻坚战”:
两个半月时间,拆除禁养区猪场3014个,面积达213万平方米;今年以来,又对禁养区范围进行调整扩大,拆除猪场1360个,面积达106万平方米;
一个半月时间,完成七一四路征迁合同签订2616户,面积36万平方米,实现“全面、快速、和谐”目标,目前,拆除面积达70%以上;
二十多天时间,就地切割1400多辆货车,交通事故率下降近70%……
“四心四干”,成为高安破解难题、科学发展的制胜“法宝”。
用“真心”换理解 破解“老大难”问题
深夜,大雨滂沱。在龙潭镇罗塘村,村支书况余刚和村民闻后岭一道,把一只只仔猪抬上车。到十点多,70多头仔猪终于全部转移上车,况余刚又连夜和司机把猪送往邻县的一个乡镇,帮闻后岭拿回20多万元生猪款,比在本地多卖7000多元。这些天,为了帮养殖户处理生猪,况余刚忙得没日没夜。
罗塘村去年拆除了13个猪场,今年,又有39个猪场列入拆除范围。由于市场行情好,猪价不断攀升,养殖户几乎家家都是满栏,这给猪场拆除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。为了保证工作进度,又尽量减少养猪户的损失,镇村干部利用各种关系,搜集市场信息,帮助处理存栏生猪。来村里的猪贩子络绎不绝,况余刚已连续半个月在村民的猪场里帮忙,并代为垫付近30万元猪款。
像况余刚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干部,在七一四路棚户区征迁和超限超载整治一线也屡见不鲜。
七一四路建于解放初期,区内房屋低矮杂乱,村民、居民混居,工厂、店铺、市场错乱,群众改造呼声强烈。
面对这种情况,高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冲锋在前,日夜坚守在征迁一线;工作组的干部们也知难不畏难,积极作为、主动担当,用公心、真心赢得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风雨无阻、日夜兼行,这用来形容高安治超联合执法队的工作,是再贴切不过的了。
在超限超载整治中,不少车辆选择夜行躲避巡查,为此,执法队持续开展“零点”行动。一天深夜,在320国道大城镇路段,一辆四轴货车拒不靠边停车接受检查,驾驶员态度强硬,还故意驾车冲撞,将执法车左前门撞坏后,继续往南昌方向行驶。面对违法行为,执法人员锲而不舍,尾随其后进行拦截,最终在南昌成功查获这辆车。经过称重检测,该车超限超载率达180%多。
以“匠心”促发展 开辟“巧行军”路径
在高安,有个故事被传为美谈。
一位客商来高安考察,刚下高铁,便有出租车前来揽客。客商不直接上车,而是先询问价格。司机一听外地口音,知道客商在担心什么,当下拍着胸脯说:“高安就是品牌。你放心,我们不宰客!”听了此话,客商安心地上车,很快到达目的地。
思想是行动的“总开关”。高安引导全市上下把“高安就是品牌”作为精神座标,让“做高安品牌事、成品牌高安人”成为一种自律、一种自豪,化为广大干群的自觉意识和行动,时时、事事、处处以此为标准。
为提升城市品位,加快城市建设步伐,今年3月初,高安与北京城建投资集团“联姻”,签约EPC项目,由北京城建投资100亿,围绕新区建设、老城区改造以及其他方面等36个项目进行深度合作,把高安作为一个整体规划“包装”,打造成海绵型、智慧型、生态型的特色样板城市。“外资”的进入,还将激活内资,撬动300亿左右的民间资本,从而巧妙破解城市“怎么建”、“无钱建”等问题。
在老城区,高安注重“以棚改促建设”,把棚改与补齐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相结合,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、传承城市精神相结合,舍弃巨额土地出让金,规划在筠西建设市民公园和仿古一条街、在七一四路兴建一江两岸景观带,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提升城市承载能力,使棚改成为城市建设升级的有力抓手。
扶贫攻坚工作中,也处处体现着各驻点工作组的“匠心”。南山村地处祥符镇北部,有农户481户,人口1560人,是省级贫困村。驻点工作组经过细心调研,摸清“因病、因残、缺劳力、缺技术”四大致贫原因。针对这种情况,在实施扶贫规划上,既着重眼前又着眼长远,制定拓宽“输血”渠道、增强“造血”功能、注重“智富”增长“三步走”计划。如今,在南山村,雷竹、光伏、养殖、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。2016年,南山村19户贫困农户实现脱贫;2017年,将完成43户脱贫任务,实现全村脱贫摘帽目标。(完)
色情 | 广告 | 假冒身份 |
政治 | 骚扰 | 其他 |